【粉尘防爆】粉尘爆炸危险如何辨识
“
粉尘爆炸危险辨识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出现的粉尘愈加多样,粉尘所引发的爆炸事故在全球范围内也不断增多,粉尘爆炸风险已成为工业生产安全与保险行业的热点话题。
普遍认为粉尘爆炸的形成需要五个基本条件:可燃粉尘、助燃剂(氧气)、点火源、粉尘云、受限空间。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可燃粉尘种类非常广泛,包括几乎所有的有机材料形成的粉末(例如木头、纸、橡胶、化纤、塑料、食物、煤等)、未经氧化的金属粉末(例如:铝、镁、钛、锂、铁、镍、铜、锌等)及它们形成的合金材料(例如:不锈钢)以及其他可氧化材料形成的粉末。
岗位职责
主要负责人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分工等职责,并负责批准发布《重大危险源清单》。
安全主任负责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与监测工作;审查风险评价,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必要时及时更新清单。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粉尘爆炸危险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工作。
风险辨识的范围
1,公司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生产、运输、高温、粉尘场所作业、维修作业、办公活动等)。
2,所有进入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外来人员)。
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租赁设备或设施)。
4,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5,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6,危险因素分类
a)按能量分七种: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心理、生理)。
b)可参考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代码》六种类型分类。
c)可参照GB/T6441-199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二十种类别分类。
7,按层次辨识:厂址、厂区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等。
风险辨识方法
首先正确区分第一类危险源或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指活动中可能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工作环境因素,前者是伤亡事故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后者是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因此,风险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危险源,然后再辨识第二危险源。公司采用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对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较直观地辨识风险。
风险评价
在风险辨识基础上,各部门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1,直接判定法:借助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有关标准、法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直接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a)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不符合本地区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可能导致危险;
c) 相关方(含员工)强烈投诉或抱怨的危险源;
d)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和行为性危险因素。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评定Ⅰ级、Ⅱ级的风险等级确定为重大危险源,Ⅲ级风险等级为可承受的一般风险,Ⅳ级风险等级为较小风险,划分分值:
安全主任根据各部门提出的风险进行整理形成《危险源汇总表》。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源评价表》和部门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复评,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
风险控制管理
依据《重大危险源清单》,根据重大危险特性和属性,组织、制订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方案或风险控制措施。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列入目标管理方案改进;
b)列入技术改造措施改进;
c)以程序或操作规程规范行为;
d)教育培训;
e)列入设备维修计划;
f)制定应急计划(预案);
g)采取个体防护;
h)保持现有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由安全生产部组织评审以下内容:
a)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是否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c)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e)计划措施能应用实际工作中的可能性大小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检查监督方案和控制措施实施进程,组织相关部门在管理方案和控制措施结束后对完成效果进行监测和验证。相关部门对粉尘爆炸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制订详细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加以控制。对可以承受的一般风险,可采用运行控制或测量和监视进行控制,以避免转化为重大危险源。对Ⅳ级风险较小的风险,不必采取特别或附加的控制措施,由各部门应用现场整改或日常控制的方法予以解决。
版权所有©鹤安安全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