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爆】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是指:
✓
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主要有:
(1)金属行业(镁、钛、铝粉等)
(2)煤炭行业(活性炭、煤尘等)
(3)合成材料行业(塑料、染料粉尘等)
(4)轻纺行业(棉尘、麻尘、纸尘、木尘等)
(5)化纤行业(聚酯粉尘、聚丙烯粉尘等)
(6)军工、烟花行业(火药、炸药尘等)
(7)粮食行业(面粉、淀粉等)
(8)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棉花尘、烟草尘、糖尘等)
(9)饲料行业(血粉、鱼粉等)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粉尘爆炸危险事故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维护本公司的利益,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职责
主要负责人
负责组织粉尘爆炸危险事故的隐患排查及保证治理方面资金投入,并督促其资金全部用于粉尘爆炸危险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项目。
安全管理人员
负责制定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隐患排查;负责建立粉尘爆炸危险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负责对事故隐患进行分析、确定隐患等级、制定整改方案措施;负责对粉尘爆炸危险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三,隐患排查范围与方法
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粉尘爆炸危险事故隐患进行排查,隐患排查范围包括公司所有的粉尘作业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隐患排查方式根据检查表内容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综合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等。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由安全管理人员发出《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登记《事故隐患治理台账,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整改。
四,隐患认定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两个等级: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五,隐患排查内容
1,粉尘作业场所建筑物的安全检查;
2,粉尘作业场所防爆电气的检查;
3,粉尘作业场所除尘系统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检查粉尘生产、收集、存储措施是否到位);
4,粉尘作业场所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检查;
5,粉尘作业场所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检查;作业人员的作业是否规范,有无违章行为;
6,粉尘作业场所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检查;
7,粉尘作业场所检修作业检查;
8,粉尘作业场所粉尘防爆检测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每天是否对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并记录;
9,检查岗位是否执行清洁制度,每班规范清洁作业情况。
六,隐患治理
一般事故隐患由责任部门制定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确定整改负责人和整改时间,并按时落实整改。若整改难度较大或无法按时完成整改,责任部门应及时向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负责人报告;隐患整改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责任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方案,由责任部门负责按时整改。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应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隐患整改完成后,由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七,隐患报告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等内容。